九游娱乐游戏有哪些:
4月12日,中关村生物医药国际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召开。北京市副市长苟仲文介绍了北京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政策,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郭洪介绍了中关村推进北京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DNA双螺旋结构学说的提出者、196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詹姆斯沃森在论坛上发表演讲。北京市科委党组书记、副主任杨伟光出席论坛。
苟仲文指出,生物医药产业是北京市重点推动的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之一,北京启动了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目前基础雄厚的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已确定进入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期。
生物医药产业是新兴起的产业,也是发展潜力无限的战略性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探讨研究不断取得重大突破。这种突破正在农业、医药、能源和化工等领域孕育和催生新的产业革命,进而引发新的国际产业分工。加速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慢慢的变成了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尤其是在当前形势下,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国纷纷在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危机之后重振经济作好准备,生物产业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选择。
2009年6月,国家关于《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颁布,明白准确地提出“加快把生物产业培育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家的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强调了生物产业的重大战略意义。
苟仲文介绍,北京市已经发布了生物医药产业等五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实施方案,以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据了解,该规划实施年限为2009年~2011年,在生物医药领域,北京将紧紧抓住“成果产业化、产业规模化、服务现代化”的主线,巩固发展现代中药、化学制药、医疗器械三个优势领域,积极培育生物制药、生物农药、工业生物三个潜力领域,加快发展研发服务、成果转化、市场流通三个领域的重点任务。
而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扩大内需政策的稳步实施,生物医药产品的需求必将大幅度提升。“比如说疫苗,随着医改的推进以及国民健康保障需求的提高,我国对疫苗的需求必将大幅度提升,从而将促进我国疫苗产业的发展。”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卫东表示。
郭洪表示,随着“科技北京”行动计划、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全力推进,北京生物医药产业慢慢的变成了首都调结构、保增长、促民生的重要力量,也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詹姆斯沃森在听取了北京市相关情况的介绍后指出,园区是科学技术创新的工具,北京的科学技术创新园区具备了成功的条件,中关村地处高校科研资源丰富的北京,新资源、财富和人才优势显著,必定会走向成功。同时,沃森也鼓励中国生物医药界的从业人员勤于思考,努力创业。
郭洪介绍说,近年来,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坚持创新驱动,依靠科学技术创新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据悉,经过多年努力,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在产业体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发展的潜在能力、空间布局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据介绍,创新型企业在支持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以泰德制药、源德生物、乐普医疗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专有技术的高成长性企业已成为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型企业依靠创新发展,得到了国内外长期资金市场的广泛认可。据介绍,乐普医疗、天坛生物、北京科兴、源德生物、中生北控、同仁堂科技、双鹤药业等十几家北京生物医药科技型企业先后在纽约、新加坡和我国香港、上海、深圳等国内外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而北京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另一大特点是集聚效应。据介绍,北京目前已形成以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为产业创新中心、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际制造中心、以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为新兴制造业集聚区的“三点支撑、协同发展”的空间布局。目前,三个园区占全市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的50%以上,成为承载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向支柱产业迈进的重要平台。
郭洪介绍,目前,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北京将积极加快生物医药成果的产业化,从而推动生物医药企业做强做大。
据悉,目前中关村正在积极推动新药临床研究和产业化;启动了“G20”工程和“十百千”工程,推动企业做强做大,着力培育一批有一定的影响力的企业;积极推动创新企业集群发展,打造高端产业聚集区。
同时,中关村也在制订有关政策措施,支持自主创新医药产品开拓市场。而政府方面,各个部门也在积极协调沟通、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生物医药领域高品质人才的聚集。
北京是中国生物医药成果的重要诞生地,每年产生了近40%的生物医药成果。目前,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是成果转化难。一方面大量的上游成果难以与产业、金融资本衔接;另一方面产业高质量发展又很难获得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支撑产品。转化期的投入不足和操作的不专业性,限制了北京大量优秀成果及优势的充分发挥。
据悉,北京正在创造各种条件,放眼全球,建立专业的服务机构,找各种机会,帮企业吸纳全球的成果和技术,帮助重大品种产业化,从而不断巩固和扩大北京在疫苗、诊断试剂、新型制剂、研发服务等特色领域的优势,使创新成果在北京生根发芽,并最终成为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来保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